我是珠海建设者│张震山:以初心为锚、专业为刃,用实干书写忠诚

2025-11-06 20:27:00

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建设者的奋斗史。 在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与珠海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历史交汇点上,珠海市委宣传部、珠海市总工会联合主办“我是珠海建设者”主题宣传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推选百名“我是珠海建设者”典型代表,团结动员全市广大职工群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珠海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张震山入选“我是珠海建设者”典型代表。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工会联合会开展“我是珠海建设者”事迹宣传,展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珠海建设者的奋斗历程与时代风采,持续唱响“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时代强音。

张震山(1)

张震山,男,1966年11月出生,汉族,广东大埔人,中共党员,正高级工程师,现任珠海市建筑设计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先后参与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云南怒江脱贫攻坚、西藏那曲文化援建、遵义乡村振兴以及广东“百千万工程”等东西部协作重点任务,以专业能力和实干精神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2022年12月,他被人社部、住建部授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一、以专业技术服务国家战略,书写重建与脱贫奇迹

在汶川绵虒镇灾后重建中,张震山带领团队徒步穿越陡峭山地,完成27个重建项目及2个水源地的地质勘测,惠及群众0.8万人。转战怒江脱贫攻坚战场,他担任珠海援建项目总设计师,面对98%山地的极限条件,创新采用“新合院”建筑组合模式,既满足住房需求,又预留产业用地,助力持续发展。该模式被云南省树立为“易地扶贫搬迁维拉坝模式”,截至2024年,维拉坝珠海社区已搬迁入住726户2363人,成为全国扶贫搬迁的典型案例。 2016至2018年援藏期间,张震山克服海拔4300米的高原反应,投身那曲夏曲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该项目融合藏式传统智慧与特区建设理念,集非遗展示、技能培训与党群服务为一体,有效解决牧民公共活动场所匮乏问题,成为藏汉民族深情厚谊的生动象征。

二、以“留住乡愁”理念推动乡村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1年东西部协作转向乡村振兴后,张震山扎根遵义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山区,开展宜居农房改造示范。秉持“修旧如旧、留住乡愁”理念,重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路网改善和产业配套,将柏村镇长脚村联江组177栋农房改造为“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示范点,塑造了“红色长脚、橘满联江”的亮丽名片。

三、以科学规划引领区域发展,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2021年至2024年,张震山深入茂名市电白区岭门镇,带队全面调研交通、商业、文化及公共服务现状,实地勘察各村排水管网、污水处理、道路硬底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提出符合实际的规划意见,明确“民生至上”理念,推动海坡村入选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在珠海纵向帮扶中,他整合资源推动南水镇高栏村综合市场项目立项实施,有效弥补农村公共服务短板。


来源: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工联会、珠海住房城乡建设公众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