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桂山村:中国“零碳乡村”新样本——广东首个零碳海岛标杆

2025-09-03 16:09:00

近日,由我院设计的“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喜传佳绩,珠海市桂山镇桂山村获得“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颁发的「零碳乡村」标识证书,成为广东省首个获此殊荣的海岛村落。该项目能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乡村绿色发展的典范,不仅是对珠海近年来在乡村风貌建设中勇当先锋,全力打造零碳社区的成果展示,同时也是对我院一直以来致力于技术创新和行业前瞻性探索的表彰与肯定。

1

建设零碳乡村,助推绿色发展

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乡村作为国家重要组成部分,其碳排放占比较大。通过零碳乡村建设,可加速乡村能源结构转型,推动分布式清洁能源开发,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减少传统化石能源依赖,为国家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零碳乡村建设带动绿色产业发展,如光伏农业、生态旅游、低碳农业等,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能源基础设施升级和技术创新,提升乡村生产效率和生活品质,促进乡村产业向现代化、可持续方向发展,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与居民生活。


项目设计亮点

桂山村改造建筑面积约1.93万平方米,结合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通过五大设计亮点,将桂山村打造为“零碳村”,具体技术手段如下:

2(封面)

1、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桂山村的老旧村居普遍存在屋面、墙体开裂渗水等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的居住舒适性,还导致建筑能耗居高不下。针对这一现状,项目因地制宜,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节能改造技术。外窗百叶格栅遮阳系统有效阻挡了阳光直射,减少了室内热量的吸收;保温反射屋面和外墙防水保温系统改造则增强了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大幅降低了建筑负荷。通过这些措施,桂山村的建筑节能率提升15%以上,显著提升了能源利用效率。

3

2、可再生能源及碳汇减碳

桂山村充分利用海岛丰富的风能资源,实现了风电全覆盖,为社区提供了清洁、可持续的能源。风力发电机的旋转不仅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电能,更成为海岛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同时,项目通过景观绿化增设和优化,增加了植被覆盖率,提高了社区的碳汇能力。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有效中和了社区的碳排放,为实现零碳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4

3、智能公共照明

为了进一步降低社区的能源消耗,桂山村在室外景观照明及市政路灯照明系统中全面采用LED节能灯具。同时,引入定时控制和人工控制相结合的智能照明模式,根据不同时段的需求灵活调整照明亮度,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这一举措不仅实现了绿色照明,还为居民创造了更加舒适、安全的夜间出行环境。

5

4、水资源综合利用

作为海岛社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尤为重要。桂山村在总结岛屿雨水收集利用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提出了“多层级雨水涵养利用”模式。通过山上和台地拦蓄、单体屋面屋檐分散积蓄、路面硬化集水集中调蓄三种方式,实现了雨水的高效收集与利用。同时,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设置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生态设施,有效调蓄场地雨水,减少了雨水径流对环境的影响。此外,生活污水经过有组织排放收集后,就近处理达标,实现了回收利用或安全排放,极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

6

5、碳排放管理系统

为了实现对社区碳排放的精准监测与管理,项目建立了一套先进的碳排放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对桂山村内水、电、环境参数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实现了对社区碳排放的动态监测与智慧管控。通过数据分析,能够及时发现能源消耗的异常情况,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优化调整,确保社区碳排放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7

(部分资料来源珠海市住房城乡建设公众号)


结语

珠海桂山村“零碳乡村”的成功,是一场中国乡村从“生活愿景”出发的美好探索,我们正在重新发明一种“现代文明之外的生活模型”,在城市化的尽头,我们有机会为人类提供一种新的居住选项——一种能源自足、低环境负荷、人与自然重新协作的生活方式。要实现这一切不仅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叠加,更需要我们能从“系统重构”中寻找落点,定义新的可能性。


撰稿 | 技术管理委员会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