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直以来,我院都把致力于技术创新和行业前瞻性探索视为企业核心竞争力,鼓励设计人员保持开放的态度,大胆接触新的智能设计软件与自动化辅助工具,不断突破传统思维的局限,在提高设计效率和准确率的同时,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个性化的设计作品。我院我院设计总监、建筑结构高级工程师郑丰,应用Y-GAMA数智软件,尝试对基础设计中常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优化探索,并在“非解构数字科技”论坛上撰文分享经验,受到了众多业内人士的关注。
【应用实例】
常规手段遇痛点:工程项目的基础设计中,使用YJK软件计算地基与基础的承载力和变形,可在基础设计模块YJK-F中,载入由“地质资料”模块依据钻孔土层分布信息整理生成的dzzl.csv数据文件;在独基和桩基设计中,也常采用自编的EXCEL计算小程序。两种方法在钻孔数量多、地层分布不均匀时,若仍用手工逐个输入每孔数据,工作难度虽不大,但重复、繁琐,耗时费力且宜出错。
利用Y-GAMA数智设计软件在数据交互与自动化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辅助完成具有规律性和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工效。
新的技术提效率:本人尝试在多个项目中,应用Y-GAMA的专题卡片包文件“柱状图提取地勘数据.pgz”,读取勘察报告中的钻孔柱状图.dwg中的数据,针对特殊情况采用了相应的处理措施,生成了可供YJK-F使用的dzzl.csv数据文件;同时,通过增加数据结构卡片建立新的数据处理流程,生成了可供EXCEL小程序使用的钻孔土层分布.xlsx文件。通过利用Y-GAMA数智设计软件在数据交互与自动化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辅助完成具有规律性和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提高工效,经验分享如下。
一、生成dzzl.csv文件
(一)对钻孔柱状图.dwg进行预处理
排成一行:将各钻孔的柱状图或当钻孔较多时打算同一批处理的钻孔柱状图排成一行,方便GAMA拾取图元,识别数据;
删除干扰标高:当个别钻孔土层分布较复杂时,可能会存在土层间隔重复出现、或同一土层中存在夹层或孤石情况,使柱状图中的土层号与层底标高之间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导致在GAMA中不易被识别和处理。
因此在阅读了勘察报告正文而对地质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后,若存在上述地层不均匀分布情况(设计中应关注),应在柱状图.dwg中归并简化重复出现的土层或含有夹层、孤石的土层,删除相应标高数据,使柱状图中,同一个土层号只出现一次,且对应唯一层底标高。
土层重复出现,依情况归并
存在孤石,删除标高
关闭干扰图层:拾取CAD图元时,偶尔出现“不能分解的图元”提示,使柱状图不能完整读取,后经对比试验,发现关闭dwg文件中的图例符号图层ZZT_FHD后,拾取可恢复正常。
(二)在GAMA内的其它调整
字符串去重:由于柱状图.dwg制图原因,层底标高数字有时会重叠却看不出来,引起数据重复读取,从而使土层数量及编号与标高个数不能协调。
特征字符查找:依具体特征,结合预览,灵活设置。
(三)其它操作
生成dzzl.csv文件后,载入到“地质资料”模块,可见孔点布置及土层三维分布。可将孔点布置图输出到DWG文件,与原钻孔布置图进行核对,无误后在土层参数中补充土层参数,形成最终的dzzl.csv文件。在有上部结构的模型中载入使用时,平移对位。
二、生成钻孔土层分布.xlsx文件
计算桩基承载力等EXCEL小程序中,钻孔土层标高数据常按全土层顺序排列。在上述GAMA卡片包生成的dzzl.csv文件中,因为孔点土层分布的数据排布不集中、尤其孔点有缺失土层时土层编号不连续,其数据不能直接复制到EXCEL小程序中使用。
因此在上述GAMA应用后,尝试在卡片包中,在取得所有数据后,新增相应功能的数据处理卡片,连接成新的数据处理流程,生成了符合EXCEL格式的钻孔土层分布 .xlsx文件。卡片组主要包含以下环节:
(1)把各钻孔土层按照全土层顺序排列,显示出缺失的土层;
(2)对于最上面土层缺失的,用孔口标高代替该土层底标高;
(3)对于其它土层缺失的,用其上面相邻土层的底标高代替该土层底标高;
(4)整合孔点编号、孔口标高等数据,按格式输出到EXCEL文件,两个表便于核对查看。
在EXCEL中转置拼贴,可改变格式。
(另一个项目如下)
结语
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广阔天地中,创新探索与墨守成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其产生的影响有着天壤之别,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是推动设计进步的根本动力,也是设计师的核心价值所在。应用新的设计软件可以减少错误、节约时间、提升工作效率,也意味着设计人员需要在不断变化的技术环境中主动精进学习与积极面对挑战。
撰稿│技术管理委员会